全国24小时免费咨询:

400-106-1586

孩子叛逆并不是坏,不打不骂治叛逆

“坏孩子”的定义到底是什么,父母与老师眼中的“坏孩子”真的就是坏孩子吗?勿庸置疑,答案是否定的。其实,大多数时候父母眼中的“坏孩子”,只不过是因孩子没有达到家长与老师所期望的目标或愿望,而产生的一种排斥心理罢了。

所以,家长们对“坏孩子”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,才能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。

叛逆并不是坏

如今,许多的家长都在抱怨,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,他们有着各种不良的行为,还变得叛逆不听话……诚然,现在的孩子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,思想和行为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,出现了许多家长眼中的坏孩子。

但是,家长们在抱怨的同时,有没有想过:你的孩子真的是坏孩子吗?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?除了抱怨,你有没有做些什么去补救?

这些作为家长似乎很少去想!如果是这样,家长就该自我反省了。

其实,好多时候,家长们眼中的坏孩子并不是坏的,只是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期望与目标。

孩子叛逆并不是坏,不打不骂治叛逆(图1)

比如叛逆,这是大部分家长都面临的“坏孩子”的问题,但是不论是从生理还是成因发展来说,孩子的叛逆都不能算做坏孩子的一种表现。

叛逆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,而对对方的要求所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。

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,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。

叛逆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,是一种心灵自我完善的过程。

不论是社会、教育界、家庭还是青少年自己都应该去正确认识它。

叛逆的产生是因为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,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。因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“过渡期”,思维方式也由儿时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。

这诸多变化中的一个特殊变化,即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,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。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“小孩”,而以成人自居。

为了表现自己的“非凡”,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。

而他们在经济上依旧需要依附于父母,迫使他必须留下。

两种力量常常“打架”,才产生了叛逆心理,从而用各种手段、方法来确立“自我”与外界的平等地位。


教育,一所专门针对10-18周岁青春期青少年存在网瘾、厌学、叛逆、早恋、亲情冷漠、离家出走等问题开设的青少年叛逆教育学校,学校全封闭军事化管理,面向全国常年招生,开设24小时远程视频监控系统,家长可以实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,免费咨询热线:400-106-1586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